当前正在开展的广交会热闹非凡,155万平方米,7.4万个展位总数,215个国家和地区,以及9.3万名采购商的预注册,潮涌趋势下,广交会如期拉开帷幕。据统计,广交会开幕首日便迎来了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6万名采购商,到会人数同比增长18.5%。
企业新挑战:在激烈竞争下提升参展效益
然而,在广交会的盛况背后,也隐藏着一些企业的隐忧。
从网络上分享帖子中可以窥见,部分企业正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与挑战。当前,广交会上的境外采购商构成呈现出一定的变化,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买家占比逐渐增大,而传统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商家数量则有所减少。广交会的官方数据也佐证了这种变化,据官方信息显示,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预注册中,排名居前列的国家包括印度、美国、尼日利亚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德国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巴西、沙特阿拉伯等,其中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采购商同比增长 45.9%。
这部分客户对价格较为敏感,会在价格与性价比之间不断进行权衡,使得企业在后续的成交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。对比过往欧美客户的大宗订单,这一变化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考验。
另一方面,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超过 2.9 万家,是广交会历史上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届,其中新参展企业超过 4300 家。整体汇聚了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企业和精英展商,参展商们都使出浑身解数,精心准备各自展品。“各家参展企业在这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,企业的参展成本相对增加,而订单规模和质量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加大。
如何破局:出海寻找新机遇
面对这样的环境趋势,企业必须及时转变思路,化被动为主动,积极走出去,寻找新的市场机遇。过去一年被视作是企业出海的爆发年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超过60万家,达到64.5万家。2024年,出海依然是企业的风口所向。
而纵观中国企业发展,大批中国企业正以不懈的自主创新,推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加速迈进。如今的中国品牌,凭借着出色的品质与创新力,日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。在此出海风口之际,这些品牌更应把握机遇,积极走出国门,向世界展示中国创造的魅力与实力,开启更广阔的国际化发展之路。
海外展会:企业出海的重要窗口
许多企业也已经付诸实践,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。一家专注于照片标签打印机的展商表示,他们参加广交会的目的除了拓展客户,更重要的是联系维持现有客户和进行品牌露出。相较之下,他们每年积极参加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(CES)等海外展会,会有更多的客户。
海外展会作为企业出海的重要窗口,值得企业高度关注。对于寻求拓展市场、谋求发展的企业来说,海外展会不仅是一个展示产品的平台,更是一个了解国际市场需求、建立国际合作关系的窗口。通过参加海外展会,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特点和需求,直接接触到目标市场的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,了解当地的行业形势趋势,为企业的市场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根据深圳贸促会披露的信息,在去年,其精准发力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、寻找海外订单,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,实现服务企业近200家,达成意向订单约1.7亿元。
品牌出海正成为新趋势,中国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。借助海外展会,品牌能展示自身实力,提升海外知名度。潮·东方品牌文化节(海外)作为推动品牌国际化的先锋,提供市场分析、品牌推广等全方位支持。文化节服务涵盖多个领域,突破传统展销局限,为中国品牌塑造“文化认同”,让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建立起从“好用”到“高品质” 到“喜爱”的正面主流形象,推动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成功。
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抓住机遇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,主动走出去,充分利用海外展会这一重要窗口,展示自身实力,拓宽国际视野,为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